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開箱]打氣讓機器自己來---abee快譯通電動打氣機

圖片
為什麼我會選擇電動打氣機 ? 最近迷上單車活動,新手入門買了一台 giant CT102 ,算是一台休閒的城市通勤車,有了單車還缺少點周邊的配備,其中一個就是打氣設備。 市面上的單車打氣設備種類很多,有直立手壓式、迷你攜帶型、腳踏式 …… 最後我選擇的是電動打氣機,主要有以下幾點考量:直立手壓式使用上方便但是體體大佔空間;迷你攜帶型輕巧方便但是如果要輪胎打氣可能要多費一點力,腳踏式跟直立式類似但操作上又比手壓的輕鬆一點,畢竟是用腳踩,體積是小了一點,但仍然有點重,基於以上種種因素,晃晃網購,偶然發現了電動打氣機,看了介紹輕便又省力,唯獨就是價格偏貴,但沒有用過就當體驗買來試試看囉。 配件 電動打氣機 *1 、法式氣嘴轉換頭 *1 、球針 *1 、充電線 *1 、收納袋 *1 及說明保固書 *1 。比較貼心的是它附贈的收納袋內裡頭有個小隔袋,可以裝入法式氣嘴轉換頭跟球針,不需要另外買袋子裝或收其他的地方,算是一點收納設計的小巧思吧。 模式 基本上壓力的呈現方式共有兩種分別是常見的 psi 及 bar ,總共有 5 種模式,分別是單 車 、機車、 汽車 、球類及自由模式,至於壓力要打到多少,說明書上都有建議的範圍,可以供參考,如果自己已經有預想的壓力值也都能自己設定,而自由模式可以設定的上限是 150psi 。 使用方式 開關機操作:只要將打氣管拉出就自動開機,塞回去即關機。 如何打氣 ? 1.      將打氣管與氣嘴連接之後,螢幕上會顯示目前的胎壓。 2.      接著按下 ”+” 或 ”-” 鈕去調整想要打進去的壓力大小。 3.      按下中間的打氣鍵,開始打氣,等到壓力到達預設值時就會自動停止,過程中如果想停止打氣,按一下打氣鍵就可以了。 三個步驟輕鬆完成打氣 * 右邊的鍵是模式切換,可以切換不同的模式,系統已經預設好不同模式下的壓力及範圍 * 左邊的鍵則是照明燈。 ▼ abee快譯通電動打氣機按鍵分佈 ▼ abee快譯通電動打氣機底面充電孔 ▼ abee快譯通電動打氣機照明燈 優點 1.    操作容易 能按的按鍵不多,就五個按鍵,調打氣大小、轉換模式、照明開...

[好書推薦]練習要刻意才會有所成長---<刻意練習>

圖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讀書不用精,一個觀念就行。   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好書 < 刻意練習 > 學習 VS. 練習 先說說學習與練習間的差別,試想自己過去在求學階段,老師在課堂講課,國文課的字形字義、數學課的算法、物理課的公式觀念、化學課的結構反應甚至是家政課的編織烹飪、美術的繪畫等等,以上這些在第一次聽到時是一個新的 ” 知識 ” 與 ” 觀念 ” ,讓我們了解到 ” 原來是這樣子啊 ” ,當下課堂我們就是處於學習。   但是在課堂上聽過或看過一次,就真的是學會了嗎 ? 那倒不盡然,也許有的人身懷天賦一學即懂,但大部分的我們都需要透過練習來熟悉箇中奧妙,這也是就為什麼會有作業的存在,作業是一種練習的方式,小時候 ( 指的是小學 ) 當學到一個新字時,回家作業就是將新字重複寫個十來次,為的就是要熟悉,下次要寫出時才能不假思索,同理,英文單字也是、數學物理公式也是,就連烹飪也一樣,什麼時候放食材、什麼時候起鍋,透過練習讓一次一次更精準, 可見練習之於學習而言是等同重要的 。   是不是有過類似的經驗,在出社會後常常報名很多課程,每個課程也都全程用心上完,好像學到很多新的東西跟知識,但卻覺得還是在原地踏步沒有成長,有部分就是缺少練習,雖然知道了,但少了練習的執行,進步就會顯得十分緩慢, 可知練習的重要性 。   什麼是刻意練習 練習真的越大量越好嗎 ? 學習是有一個曲線的,每個技能的學習曲不盡相同,有些技能初期難上手,有些則多碰個幾次大致上操作就能順利進行了,就舉網球跟羽球為例,兩個運動操作上非常相似但實際卻大有不同,同樣都是正拍、反拍擊球,初次接觸羽球,可能只要一個小時的揮拍練習,大致上就能把球擊回跟發球,開始一場簡單的對打,然後在網球上卻行不通,有同時打過羽球及網球的朋友就曉得,剛開始不是在打網球,而是在撿網球,常常一個力道控制不當就會飛出場外,不然就是掛網,需要打一段時間 ( 至少幾天到幾星期 ) 才能上手,雖說兩者的學習曲線不同,但是學一段時間,基本的動作擊球,對打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想更上一層樓就不是靠每天持續打一個小時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了,換句話說,就是 遇到了瓶頸 。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刻意練習,我會濃縮成 ” 拆解整套練習後或 用新的方式去有目標執的練習,接...

[好書推薦]推倒你的第一張骨牌<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

圖片
  山不 在 高,有仙則 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讀書不用精,一個觀念就行 。   時時刻刻在想,閱讀要到讀到怎麼樣的地步才算是將書中的精華讀透,難道是做滿滿了筆記就是把一本書讀好了嗎 ? 還是說要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將整本書看完,才算是讀完 ” 一本書 ” ,讀到後來我掌握到一個原則,那就是是 讀 ” 一次 ” 書記得一個觀念就行   記住這邊提到的是讀 ” 一次 ” ,因為一本書的內容太多了,不太可能唸過一次就全部了解,過一段時間拿出來再看一次又會有不同的體會,所以書不要只讀一次就丟,但讀一次記一個觀念就行,不多也不少 !   這次要介紹的書籍剛好與上面提到一次記 一個觀念有關,書名是 <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 > 一件事是什麼 ? 每個人一天要做的事情很多,無論是誰,都有各式各樣的的待辦清單,待辦清單是個好用的工具,提醒你要做的事情有哪些,還有哪些尚未完成,但是清單上的事情並非每件都等同重要,根據 80/20 、 90/10 、 70/30….. 你一定聽過的法則, 少數的人、事、物會大大的影響整個事件、趨勢的變化,找出趨動前進的那 ” 一件事 ” ,然後聚焦它。 一件事的重要性 為什麼是一件 ? 不是兩件或三件, 因為我們很難在分心的狀況下,顧全每一件事 ,試著想像你邊開車時邊講電話,是不是常常聽不清楚電話的那頭在說什麼,不然就是聽清了但卻開得搖搖晃晃或是車速忽快忽慢,雖然開車與講電話,一個用眼看,一個用耳聽,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需要 ” 專注 ” ,再試想著今天你要操作一個複雜的事情比如設計規劃或是對帳 … ,這時旁人跟你閒聊,肯定出錯的機率會大大提升,如果想提升效率, 可以的話我們最好一次專注的做一件事,平行多工並不會讓效率更好 ,除非是邊看電視邊拖地,那就另當別論啦。 為什麼是一件事 ? 兩件、三件事不行嗎 ? 為什麼是一件事 ? 如同前面提到我們的專注力有限,在一個時間下,做一件事已經很耗精神,只有集中做一件事上才會有最大的發揮,當然你也可以列出兩件事、三件事甚至是十件事或很多事, 但實際上列出的所有事中能做到而且能做好的真的也就 ” 一件事 ” ,我們沒有辦法像動漫火影忍者的嗚人一樣會影分身之術,所以你選擇做哪一件事就相當重要了。   ...